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起步于1964年,迄今已经走过一甲子。1964年6月,教育部批复江苏省委宣传部,同意在南京师范学院增设新闻专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南师大的第一个非师范专业。1995年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成立,现为江苏省“部校共建”单位。学院于2006年获批江苏省和全国师范院校首个新闻学博士点。新闻学专业2007年入选首批国家特色专业。自2001年以来,新闻学科连续获得“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被遴选为“十三五”江苏省首个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8年初获批江苏省首个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2023年获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已拥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戏剧与影视专业博士点(与文学院联合招生)、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学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MJC)、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点。
新闻与传播学院期待你的加入,共同开启属于我们的美好篇章。
招生对象和条件
申请人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且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接收申请的学科专业

注:本批次最低开班人数20人
申请流程
(一)网上报名
自2024年4月23日至2024年6月30日,申请人可登录同等学力人员报名系统(http://yjs.nnu.edu.cn/gsapp/sys/wdtdxlbmappnjnu/entrance.do)进行预报名(预报名系统操作手册详见附件2)。学院根据报名情况决定开班时间,并通知申请人提交材料。
(二)材料提交和资格审查
申请人须提交以下材料:
1.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登记表(见附件1);
2.学位证书和最后学历证明复印件;
3.身份证复印件;
4.与申请专业相关的论文、专著、获奖证书或成果证书;
5. 申报材料诚信承诺书(见附件3)
申请人将以上材料的电子版扫描件统一以文件压缩包发送至邮箱952355330@qq.com,压缩包命名格式为“同等学力-姓名”。材料原件将于现场资格审查时提交复核。
申请人请于7月1日前,将以上材料用EMS或顺丰快递,邮寄至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 吴老师收 联系电话:13276667878(邮编210024)。
学院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材料报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审查通过后,由学院进行网上公示,并发放接收培养通知书。
(三)系统注册
通过我校资格审查的申请人须在规定时间(另行通知)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https://tdxl.chsi.com.cn/tdxlsqxt/index.html)完成注册工作。
(四)缴费和现场确认
申请人完成缴费后,在入学报到时进行现场确认,包括采集个人图像及指纹信息,签署《诚信承诺书》。缴费及现场确认时间、地点及要求等由学院另行通知。(现场确认工作应在缴费完成后半年内完成)
培养环节
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采取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课程学习、水平认定和学位论文工作。
(一)课程学习
资格审查通过者缴纳学费后进入课程学习阶段。课程学习科目、必修学分等均按照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相关规定进行。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须在五年内按培养方案修完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后由研究生院出具课程学习证明。
(二)水平认定
五年内须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及相关学科专业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五年内若未按照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结构修满规定学分或未通过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则本次申请无效。
(三)学位论文工作
申请人按培养方案修完全部课程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申请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申请相应硕士学位,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相应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培养方式
(一)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为不脱产,学生可在从事其他职业或社会实践的同时,相对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完成教学培养计划。
(二)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拟采用集中面授,线上线下相结合较为灵活的学习模式。
(三)培养方式
培养方案参照全日制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考核由学校统一管理,考试方式可以包括笔试、课程论文或结合各种考试形式的综合考察形式。
学费标准
申请硕士学位费用为60000元/人(不含教材费和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有关费用)。第一阶段课程学习环节缴纳30000元,第二阶段学位论文指导环节缴纳20000元,第三阶段学位论文送审、答辩、申请学位环节缴纳10000元。
其他
本通知未尽事宜或与国家新增文件不一致之处,均以国家相关文件为准。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4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