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建华老师应邀莅临我院,就“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提供经验指导。本次分享会由我院副院长邹举主持,学院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胡建华教授在分享中,着重围绕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展开深入剖析与经验传授,他详细阐述了该赛事的组织架构、评审标准以及对参赛教师教学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综合要求。
胡建华教授首先强调教学创新报告的题目是报告整体的灵魂所在,应精心构思以体现课程的中心思想。胡教授以国赛一等奖的标题为例,深入剖析如何挖掘课程的核心创新点,使报告标题达到精准体现中心思想和用词精炼引人入胜的双重效果,为在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启发。在摘要撰写方面,胡教授详细阐述了摘要应涵盖的关键要素。在课程介绍环节,应清晰阐述课程的基本信息、学科定位、教学目标;在创新理念、思路与举措方面,要深入剖析课程在教学理念上的突破与转变;在创新成效方面,则要展示的确能体现创新成果的关键部分,明确阐述学生在知识、能力、综合素养等多维度的显著收获,以及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成长与突破。谈及报告结构,胡教授建议教师从学情痛点分析、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成效三方面架构教学创新报告。
同时,胡教授他还对创新报告的表现形式提出专业建议:文字简洁通顺以精准表述核心内容,并且适当借助图表概括呈现课程的教学思路;此外还可以选取能够展现教学互动场景的课堂影像,以增强报告的可读性与说服力。在对报告的标题摘要、课程规划等模块作具体指导后,胡教授着重总结了写好教学创新汇报的三个关键:汇报要源于报告,精于报告;呈现形式上做到图文并茂、条理清晰;教师务必谙熟汇报内容,确保表达流利。胡教授还指出教学学术研究对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创新本质上都扎根于教学学术研究的成功之上。同时,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长期积累。分享会尾声,胡教授针对我院教师正在撰写的教学报告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指出其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给予切实可行的改进方向,为青年教师们后续在教学竞赛及日常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筑牢根基。
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与深入的理论解读,胡教授为我院教师清晰梳理了从教学理念创新、课程设计优化到课堂呈现技巧等多方面的备赛要点。此次分享会为我院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竞赛指导,有助于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与竞赛能力,对推动我院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