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共研学子沙龙第1期 | 数字时代的媒介伦理与知识产权

发表时间:2025-06-11    浏览次数:

6月7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万象共研学子沙龙”第1期在随园校区新传大楼416教室顺利举行。首期沙龙以“数字时代的媒介伦理与知识产权”为主题,联合法学院研究生会共同举办。来自两院的四位硕博研究生作深度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学子参与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沙龙伊始,法学院博士生赵怡以《新闻传播领域的著作权问题与应对》为题进行分享。她援引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深入剖析了数字时代原创作品与二次创作之间何以共存,强调应充分尊重创作链条中各环节的劳动价值,运用比例原则平衡著作权保护与公共利益。

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王芊蕴带来了题为《作为数字劳动的隐私披露:一项自我商品化研究》的分享。她指出,平台构建的经济转化机制促使用户以隐私交换利益,其物质性的“数字劳力”与精神性的“数字劳心”共同赋予了隐私数据可交易的商品属性。为维持隐私商品价值的持续增值,平台还建立了基于时空、技术、制度与情感的多重规训体系。

法学院硕士生颜嘉琪聚焦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保护问题,以《人工智能作品的可版权性》为题展开分享。她系统梳理了学界关于“AI作品”独创性的理论争议、版权归属困境及国际司法实践动向。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李言则以《从创作到“生成”:机器创作时代的版权生态保护与重构》为题,呼应并拓展了前序讨论。她进一步指出版权生态变革的四重路径——治理理念正从制度趋同转向需求适配,从单一保护升级为系统治理,从静态均衡迈向动态适应,以灵活机制应对技术迭代。

最后,与会学子围绕平台责任边界、AI生成内容确权困境等前沿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法学的严谨性与传播学的批判性在此交融,碰撞出创新火花。

“万象共研学子沙龙”系列品牌活动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创新思维,首期首创“2+2”跨学科汇报模式,为同学们搭建跨学科、深层次、常态化的学术对话平台。本次活动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法学院探索跨学科资源整合、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一步,不仅为数字时代的媒介伦理与知识产权提供了多维视角,更以学子为主体促进了学术共鉴,激发了同学们的跨学科创新思维,与南师大“新文科”建设形成有机衔接。

返回列表
Or use your account on Blog

Error message here!

Hide Error message here!

Forgot your password?

Or register your new account on Blog

Error message here!

Error message here!

Hide Error message here!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Error message here!

Back to log-i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