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0余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奔赴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及龟山村,开展“党旗下我们正青春”实践采风活动。院党委副书记季春红、广播电视系主任刘永昶及任舒扬、陈晓、汤敏佳、金霄等老师参加了活动。
参加活动的师生分成10个小组,通过实地采访与影像创作,记录这座“浮”在水上的千年古镇如何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脉络,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部分小组成员也通过参与劳动实践,感受鲜活的乡村气息。

老子山镇因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此炼丹济世得名,是全国唯一以“老子”命名的乡镇。全镇九成区域为水域,湖光潋滟间沉淀着2500年的道教文化与古淮河文明。龟山村更以“中国传统村落”之姿,传承千年渔耕文化。这里不仅是唐宋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之地,更是岳飞抗金、梁红玉屯兵的历史见证者。如今的老子山镇,依托温泉康养、非遗刻纸、渔家电商等产业,构建起“以水兴业、以文塑旅”的发展格局。从“洪泽湖大闸蟹”的声名远扬,到“水上邮路”模范唐真亚的坚守,再到龟山村民宿的静谧诗意,这座“道祖养生福地”正以生态与人文交融的姿态,焕发新的生机。


师生们深入一线,聚焦四个主题展开采风活动。一是探访龟山禅修农旅、归山居民宿,记录传统石屋与现代经营的碰撞;二是调研温泉产业、体育器材乡镇企业,对话基层干部与创业者;三是聚焦时代人物,走访水上邮路模范唐真亚、最美村医王开元,聆听平凡英雄的坚守故事;四是体验刻纸技艺、探秘根雕传承,感受乡土文化的温度。







暮色中的龟山,古寺钟声荡开尘嚣;淮水畔的民宿,烛火映红祈福的眉眼。通过这次采风活动,新传院师生收获了劳动体验,收获了专业经验,也收获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切认知。未来,新传院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让师生们走进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中。
文案丨王欣恬
图片丨张晓昱 韩承翔 张楚涵 陆昱含
张佳 黄语涵 闫晓萱 熊雨晴
视频丨汤敏佳